对外普及传播-盐 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传承价值

发布者:wyMeseger发布时间:2021-05-27浏览次数:10

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具有井盐采制工艺、井盐经济史料、井盐生产遗址和现场、因盐而兴的地方、盐业的行邦会馆、盐商的寨堡园宅等研究价值。

  其一,精湛的井盐采制工艺。在自贡悠久的井盐发展史中,最令人赞叹的是一整套巧夺天工的井盐钻凿、开采和煎制工艺,特别是北宋庆历年间出现的“卓筒井”所采用的冲击式顿钻法深井钻凿工艺,开创了人类机械凿井的先河,是钻井技术的重大突破,走在世界前列。该项技术于11世纪后传入欧洲,有力地推动了世界钻井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世界现代石油之父”。

  其二,丰富的井盐经济史料。自贡井盐业生产经营的历史同瓷都景德镇瓷业生产经营的历史一样,一直是国内外研究中国经济历史的学者有兴趣探讨的问题。自贡市保存有三万余卷盐业历史档案和文献,特别是盐业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井盐经营契约、账簿等资料,对研究井盐商品经济的发展、研究盐业资本主义萌芽和经营管理,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其三,众多的井盐生产遗址和现场。两千多年来,自贡盐工靠人力在盐场上先后开凿了13000多口盐井,累计生产食盐7000多万吨、天然气300多亿立方米。在保存下来的众多盐井中,除有名的大公井、焰阳井、发源井等遗址外,更著名的有: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东源井,开采时间长达200余年的生产古井——小桥井,后存最高的大十四井、新大六井木制井架。

  其四,因盐而兴的古街、古镇。盐业的发展和运销的兴盛,带来了自贡街市和城镇的繁荣,后来自贡仍保存了一定数量的、风貌和格局均较完整的传统街区和古镇、古街,如自流井地区的中化路、新民街,贡井地区的河街、老街,富顺的后街、邓井关镇的大河街、赵化镇的新华街,运盐道上的汇柴口、凉高山老街、大山铺街以及全长覆盖、别具特色的荣县莲花场古街。这些古街中,以贡井老街、河街最为古老,是自贡井盐生产和城市的发祥地之一,不仅有大公井和公井县遗址、驮运盐的骡马古道、人行古石桥、盐舟通行的石砌河堰,还有店铺毗连的大街小巷、轻巧古朴的各式民居、石板小街。这些古镇,或因盐运产生、或因盐运而发达,它们的兴衰对盐业的运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五,各式盐业的行邦会馆。自清雍、乾时期起,随着经济的繁荣,各地商人云集自流井地区经营盐业,聚敛致富,纷纷集资在自流井、贡井和永安等大镇修建同乡会馆。一时会馆林立,蔚为壮观,反映出井盐文化的兴盛。这些会馆布局灵活,紧凑而开敞,建筑装饰华丽,多以戏楼和天街(内庭)构成公共活动空间的主体,极富生活气息和自贡地域情趣。

  其六,近代盐商的寨堡园宅。因盐致富的当地宦绅自清咸、同年间以来,或为防抵义军,或为挥霍享受,先后在市内修建大安寨、在大安牛口山修建省内少见的巨形寨堡——三多寨。随之而起的还有“张园”、“罗园”、“侯园”以及天禄堂、胡元和等私家园林宅第、厅堂馆舍、水榭亭台,争奇斗富。园林特色。

  自贡市和大英县的井盐汲制技艺传承千年,其流程保存完整,成为世界钻探深井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