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6日晚,外语学院在李白河校区举办了“西葡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与资源”讲座,讲座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进行,西语20211班、葡语20211班全体学生在H1S-130教室参与讲座,西葡语专业其他年级学生以及部分学生家长通过腾讯会议的方式参加。西语教研室陈瑞老师、葡语教研室蔡兆亮老师分别作为讲座线上、线下联席主持人主持讲座。
据悉,本次讲座是因应本学期一年级学生《大学生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课程需要,旨在帮助西葡语专业学生明悉大学四年期间的西葡语学习策略与方法、专业发展前景和人生规划方向。讲座嘉宾是四川外国语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拉美营商环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晓畅老师。杨老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专业,目前在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对于西葡语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的发展有着独到且深入的见解。
讲座中,杨晓畅老师全程以互动的方式进行串联,形式新颖,学生们参与度高。据统计,90分钟的讲座,先后有18位同学与杨老师进行了有效且积极地互动。杨晓畅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身边的具体案例,带领大家分别梳理了“为什么学西葡语?前景如何?”、“未来的规划是什么?以后能做什么工作?只能当翻译吗?”、“还要学习英语吗?”、“大学需要辅修一门其他专业吗?”、“大学期间需不需要做规划?如何做规划?”、“川轻化不是顶尖名校,也不是专业外语院校,我们的优势是什么?”、“需要考研吗?”等七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不管是刚步入大学的大一新生,还是已经学了一段时间的学哥学姐,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调剂,被迫学习小语种专业,对西葡语就业方面非常困惑。在杨晓畅老师的分享中,可以知道,不管是西语专业还是葡语专业,其就业前景都是非常光明的。全世界共有21个西语国家,9个葡语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非洲拉美的投资增多,公司对西葡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同样在增加。但同时由于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办西葡语专业,这就要求学生也必须同步提高竞争力。所以杨老师建议:大学四年时间里,不能放松,要找到并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有学生指出,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怎么规划?杨晓畅老师认为,可以在学习英语和本专业语言的基础上,多接触其他的专业领域,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再进行规划。之后,有一位男同学提出了大部分同学都存在一个疑惑:“外语学习者必须出国交流吗?”杨晓畅老师认为出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不一定是必选项,要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出国可以增长见识、锻炼口语,对学习一门语言是有帮助的,且出国需要脱离中国朋友的生活圈,多和当地人交流。针对规划的问题,她以自身为例子,反复强调了目标对于规划的重要性,确定了目标就要根据目标进行规划。同时杨老师也提出,若还没有目标,就要脚踏实地地做好现在的每一件事。
讲座中有一位女同学认为,在小语种的就业环境中,重男轻女的现象很严重,所以考研是不得不做的选择。杨晓畅老师认为,公司应聘会优先选择男生的现象是存在的,因为男生比女生更方便外派,但这并不代表女生就没有机会,只要女生足够优秀,公司同样也会应聘女生。同时杨老师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建议盲目考研,先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讲座结束后,组织者面向所有学生进行了效果反馈统计,其中,在问到“你愿意推荐此讲座给2022级的学弟学妹们吗?”这一问题时,勾选“愿意推荐”的比例达到了100%。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的演讲,收获颇多。不管是对西葡语专业的认识,还是对未来人生的规划都有了更深刻地了解。
外语学院葡语专业教研室 蔡兆亮 供稿